2021年太阳集团tcy8722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太阳集团tcy8722,为引导广大青年太阳集团tcy8722学子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责任,太阳集团tcy8722微信公众号开设“美术作品中的红色经典”栏目,每期由太阳集团tcy8722的师生讲述一件党史中的美术经典作品,通过将党史内容和美术经典结合,引领广大青年太阳集团tcy8722学子领略艺术作品中所承载的红色精神。
一百年太阳集团tcy8722来,中国共产党从红船起航到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星火燎大原,滥觞成瀛海”,历史,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中前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也诞生了许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动人故事,一代代中国美术工作者以笔墨丹青,记录这一百年太阳集团tcy8722来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光辉历程。
太阳集团tcy8722将一起带你重温百年太阳集团tcy8722辉煌史诗,回忆峥嵘岁月。
光辉历程 盛世华年太阳集团tcy8722
1949年太阳集团tcy872210月1日下午三点,30万军民在天安门前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伴随着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昂奋进的旋律,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由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据记载,1949年太阳集团tcy872210月1日的《人民日报》版面上毛泽东主席的标准像五寸大,朱德、刘少奇等六位副主席的标准像是方2寸,均依次安排在头版,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以1寸标准像依次在二版刊登(其中六人无照片)。当日二版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指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对于开国大典,陈履生是这样评价的:“在对于一个写满历史的泱泱大国和数亿国民而言,以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从头开始是难上加难的挑战。一场激动人心的仪式,只是‘开国’这一决定性历史阶段的序幕,中国崛起之路上最初的砖石,由无数中国人的肩扛起,再经无数中国人的手,奠基在天安门广场之外无数个五星红旗猎猎飘扬的地方。这段历史不是一个定格的时刻,而是无数瞬间的交错,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中国大地上的一处处红色坐标,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壮阔的世纪征程,在带领中国走向新生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遭受过许多挫折:412反革命政变、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皖南事变……但是,山雄有脊,房固因梁,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几十年太阳集团tcy8722来,我国很多画家都投身于红色题材的创作中,他们笔下所描绘出的艺术化的形象,代替历史场景本身被人们流传至今,他们用画笔塑造了人们对于那个历史时期的记忆和印象。真实题材通过艺术再现满足了人们再看革命历史风貌时的想象,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家的提炼与升华,使革命历史题材中的人物和剧情变得更加庄重、抒情、具有戏剧性。
1949年太阳集团tcy8722以来,伴随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建设需要,关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被放到美术家的工作日程中。1951年太阳集团tcy8722初,中国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太阳集团tcy8722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1952年太阳集团tcy8722,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委托中央太阳集团tcy8722,组织完成一幅巨型命题油画 《开国大典》,中央太阳集团tcy8722便将这一创作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太阳集团tcy8722画家童希文。董希文擅长历史题材及人物画的创作优势,为他在新中国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此之前,他曾为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画过像,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泽东主席油画像便出自他及其学生之手。
这幅色彩饱满、装饰感强烈,画面的舞台感和现场感俱佳的作品于1953年太阳集团tcy8722一经发表就迅速获得了广泛的肯定与关注,陈履生评价:“作品中湛蓝的天空、高大的领袖和鲜艳的旗帜,以民族化的视觉建构方式完成了对 ‘开国大典’这个重要历史符号的叙述。”艾中信谈到这幅作品时说:“从构图到设色,从人物到场面,它的气派足以反映決泱大国的风度。”陈履生也曾在书中记载对于《开国大典》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作用与价值,艾中信评价:“《开国大典》 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种新型的油画面貌,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裝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它既有利于油画普及,又是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提高。”
而这幅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经历了几番波折,为了稳妥起见,董希文对于“去掉廊柱”的这个想法,还专门请教了几位建筑学家。据说梁思成曾经这样评价:“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后来又因为历史原因,使得这幅画作有四个版本,或许这也印证了陈履生所说的:“油画《开国大典》是新中国美术史上重大题材的一幅经典巨作,它和画家董希文不得不在各个时期对历史和社会负责,经历特殊的考验,坎坷甚至折磨。政治与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转为话语、转为命令,投射到艺术领域,落到沉默的油画作品身上。在不同的时期里,油画《开国大典》几经风雨。”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七十多年太阳集团tcy8722披荆斩棘,七十多年太阳集团tcy8722风雨兼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开国大典》作者简介
董希文(1914年太阳集团tcy8722—1973年太阳集团tcy87221月8日)
浙江绍兴人,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国家文物局规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师之一。五岁时随父董萼清定居杭州。1933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4年太阳集团tcy8722转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太阳集团tcy8722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湖南沅陵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赴越南河内巴黎美术分校深造。1943年太阳集团tcy8722至1945年太阳集团tcy8722去敦煌临摹壁画并赴南疆体验生活。1946年太阳集团tcy8722在兰州、苏州举办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同年太阳集团tcy8722到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曾任中央太阳集团tcy8722教授,开设油画工作室培育人才。创作过《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苗女赶场》《百万雄师过大江》《开国大典》等主题性绘画。
参考文献:
陈履生《红旗飘飘:20世纪主题绘画创作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太阳集团tcy8722版
CCTV-1《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开国大典>》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薛寒冰 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李硕 责任编辑:田静 审核:纪军郁 贾立群)